小年刚过,村里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来到环山村的第一个新年,村民们想方设法让这个年过热闹些。

    先前舒映桐发过一批棉布和棉花,说给十岁以下的幼童做新年冬衣,并没有量身发放,都是按平均数。

    有的妇人看着自家大娃眼巴巴的渴望,心下一合计,拿了自家米粮去找那些有剩余布料的人家换一些布回来。

    棉花却是换不到的,大家都宝贝得很。

    不过有新布已经足够让娃子们欢喜,把旧棉袄拆出来,外面的面料用新布,里衬就用有补丁的旧布。

    反正穿里头也看不到,图个面上光,娃子也高兴。

    除了秋雁家,舒映桐给家家户户发了春条和春联,还发了红纸让他们自己剪窗花。

    至于其它的,舒映桐就不发了。

    无论是米面还是菜肉,她都不考虑。如果开了这个头,往后每年都会因为这件事而被人念叨。

    况且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她没有理由来负担这些。

    北村建好房子的村民们开始想办法让自家过个有荤腥的年。

    这四面荒山树木杂乱,有时候人都不好走。

    他们有的砍了柴挑去镇上或者县城换钱,换米面也是肯的。

    有手艺的几家合伙烧炭,冬天冷得冻手指头,总有殷实的人家愿意花钱买炭。

    也有编了竹子器具挑去集市卖的,还有一些原本有手艺的纷纷去镇上或是县里找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