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与王朝辅信步湖边小岸,打算去出事的皇庄看望一眼,就回通州。

    这时,官道上马蹄阵阵,却是一骑驿差卷着信笺、文书疾驰而去,几息过后,只留下一缕腾起的尘土。

    过了小湖,来到京郊一处皇庄。

    这处皇庄有良田三百倾,春种番薯获得成功以后,朱由校的本意,就是要在全京畿的皇庄推行番薯,然后就是马铃薯。

    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去谈开源节流。

    自万历初年,这里附近的几处农庄就被划入皇庄,共有佃农近二百户,世代于此居住。

    一名内宫监指派的太监,负责皇庄内的全部播、种事宜,这些佃农,自然也都归他管。

    太监靠在躺椅上,正优哉游哉晒着日光浴。

    在他身后,数名东厂番役腰围玉带,踏靴着髦,提刀相随,夹驰于左右。

    这太监,正哼着小曲儿,忽然望见有人来了。

    “哟,这位不是徐公公吗,番薯不推行了?”来者,正是桂王朱常瀛第三子朱由楥,后世南明永历皇帝的老哥。

    此时,朱由榔还没出生,这位朱由楥,却与前者是完全相反的性格,为人处世极为高调。

    美其名曰,身为皇亲,就不能丢了皇家的颜面,我越高调(能装逼),皇帝就越有面子。

    看见来人,徐应元心里嗟叹一声,怎么又是这个二世祖爷爷来了,得,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他起身赔笑几声,道

    “什么风儿,把桂王的公子又给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