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张红力,为平南府府令,被世人推崇为平南德令,以德政享誉各州府城乡。

    四师兄刘峰,在五羊市跻身市勤官(勤政官),以精于算计谋略,被五羊市令(与城主一职相当)奉为知己。

    五师兄吕通,为舟山城城主,具体情况不详。

    六师兄文涛,为河东城,南离学府的府院(学院院长),他博学多才,学徒无数。

    就论这几位被人们所熟知的亲传弟子外,还有众多的受教者,遍布国国。在地南国中,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各类流派里,很多人在学识上,都受到了其深远的影响。

    这真是桃李满天下,花开一朵又一朵。师傅那人之师表的美誉,也恰到好处,也当之无愧。

    六位师兄弟中,唯有三师兄赵显明,名声不显。至从当年出外游学后,就了无音讯。

    若不是两年前的那封书信,杜小三、乃至他的师傅,都以为赵显明已不在人世了。

    书信的内容,杜小三没有看过,不知道里面写了些什么。但随后就被师傅以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话语,草草地结束了他在师傅身边的学习,踏出师门,开始了游学的生涯。

    杜小三入师尚晚,受教不到数年,学识短浅不说,文才不通,且道理不明。

    明面上让他出师游学,可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对于这点,杜小山也是心知肚明,那并是师傅要让他,根据赵师兄书信里提供的方位,来寻找三师兄赵显明。

    在师傅的心里,三师兄赵显明可是最理想的弟子,较之其他几位师兄弟,赵显明不论在学识、纵横、卦卜…等等之处,都为上乘,这也正是师傅所青睐有加的地方。

    还有就是这三师兄尽管学识过人,但时至今日,不见其有所作为,看来也是郁郁不得志。这一点也与师傅有着相似的经历,故而,更让年迈的师父有些在意。

    人的生存轨迹不同,遭受的境况也就不同,所思所想也决然不同;唯一相对的是时光,无论慵懒勤奋,它都在流逝……

    想明白了这些,杜小三除了苦笑外,就只剩下了彷徨。他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不知道以后会成为怎么样人…会有什么样的成就……等等,未来的不可预期,让年少的他有些迷茫,不知前路该如何行走。

    “诶,少年郎…请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