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的?比如?”

    “我说你猜错了,是因为从寻找哈姆纳塔开始,你每次做出判断的时候,第一个答案都是错的;必须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欧康纳的论据充满了玄学色彩。

    伊芙琳大声反驳:“那有什么关系,奥德修斯不就留在卡吕普索身边整整七年吗?七年之后你就十五岁了;奥林匹斯诸神都爱少年。”

    回到佛瑞斯特庄园,把两本经书收到书架后,林祐就对着那封提前四十五年发出的神秘信件发呆。

    对于林祐来说,他则十分关心另一个问题:

    “朱庇特,你又做了什么?”

    1946年两人见面时,艾利克斯已经成年,而且完全不知道魔法;哪怕鹅毛笔篡改之后,也没有改变艾利克斯这段与魔法绝缘的历史。所以林祐很好奇,蝴蝶效应演绎了怎样的细节变化来解释这段历史?

    为什么艾利克斯明明身上带着魔力,却没去霍格沃茨上学?按照出生时间,他应该在1936年或37年入学;这么算下来,哦豁,他还有机会成为伏地魔的学长咧!

    “你是说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艾利克斯两手一摊,“被我爸爸当成恶作剧,扔进壁炉里烧掉了。其实我妈妈和舅舅小时候也接到过类似的通知书,不过他们小时候都在埃及,所以没当回事儿。”

    “你有头绪了吗,有关这封信的?”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说到霍格沃茨,你为什么没有去呢?你能使用《亡灵黑经》的咒语,说明你身上具备巫师血统和魔力。”林祐不打算暴露太多自己的情况,反而对篡改历史之后,艾利克斯身上发生的“细节变化”很感兴趣。

    伊芙琳猜测的所谓“前往古希腊神话时代”自然是错的;这种错误不是她的学术能力或智商不足,而是信息获取上的落差导致的。因为她并不知道这个维度里存在一个《加勒比海盗》的故事世界。

    老欧康纳突然插嘴:“嘿,我记得你那封通知书的事儿;那是因为你妈妈当时急着回埃及去挖别人的墓,我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留在家里等什么老师上门,所以我才把信烧掉的。”

    但林祐是知道的。

    “比如去上个学?”艾利克斯问,“你才八岁,将来总要去上学的吧?魔法界的孩子不都要去霍格沃茨上学的吗,就像小伊芙琳那样?小理查德明年也要去霍格沃茨了。”

    林祐看得目瞪口呆,最后在老两口的争吵声中抱着书匣子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