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本不在能不能,而在于敢不敢。”

    夜深了。掩日早已离去,而魏闻却难以入睡。对方带来的消息,让他很为难,最后留下的这句蛊惑人心的话,更是让一向富有主见的他,变得犹豫。

    在他眼里,王陈这个公子,上要面对长公子嬴政的顺位优势,下要面对楚系、外来客卿势力虎视眈眈。

    他能有什么翻盘的机会?一点也没有。嬴政继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嬴政做大王,不影响王陈继续为国贡献啊。

    要知道自孝公以来,秦国没有宗室互相残害的先例,仅就这一点,秦国就胜过关东六国无数。关东六国为了王位,父子反目,兄弟阋墙,一家人都要打出狗脑子了,格外龌龊和不堪。

    秦国却是哥哥主动拥护弟弟,甚至是兄终弟及,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就像当年的嬴虔,作为秦孝公赢渠梁的哥哥,不仅是上将军,还备受老贵族青睐和支持,但他在孝公继位后,便一心为国,辅佐护佑了两代秦王,成就兄友弟恭、齐心协力的佳话。作为商鞅变法的受害者,在孝公死后,嬴虔甚至摒弃一己之私,成为了护佑变法的最大功臣。

    有这种历史传统做背书,魏闻这样的秦国老臣,也希望王陈能够学做新时代的“赢虔”,辅佐嬴政。

    毕竟王陈还是一位贤名传播四海的公子,他的尊礼克己,为国为民,他崇尚儒学,兼爱百家,他学识渊博,一篇《师说》世人称颂。像成蹻这样的人才,未尝不可以做秦国的“信陵君”。

    事实上,秦国朝堂上大部分人,确实已经默默将王陈定位为本国的“信陵君”。

    如今,掩日却跟魏闻说,要设计在蜀地除掉王陈!

    魏闻现在心乱了,他很难判断其中利弊,脑子里冒出各种问题,比如有必要出此下策除掉王陈吗?吕不韦为什么要杀王陈?甚至这个是否是吕不韦的手笔也未可知?

    楚系和吕不韦虽然暂时是政治盟友,可也不是完全互相信任,再者,仅仅罗网一个刺客传达吕不韦的口令,就想调动他这个郡守参与如此凶险之事,是否靠谱?

    思来想去,魏闻还是决定按兵不动,既不帮助罗网,也不帮助王陈,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只有失察之罪。就这个罪过,凭自己的身份,约等于无。

    魏闻将这些全部都详细写在绢布上,然后站起身,打开一个精密的机关盒。

    只见盒子里面堆了厚厚一叠同样的绢布。绢布记载的内容,是给每件重大事件或者重要人物,建个属于自己的档案卡,或者说日记簿。这是他身为顶级贵族,一个不起眼的爱好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