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不是一件小事情,柳淳虽然跟方孝孺商定了条件,但是在许多细节上,还要推敲。别小看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真正的勾心斗角都藏在这里面。
就拿最简单的称呼来说,方孝孺希望用朝廷和燕藩,凸显地位的差别。柳淳当然不会答应,他坚持用南北朝廷,这样一来,就把朱棣抬到了和朱允炆同样的高度,老方自然不肯答应,柳淳又提议,是不是可以用叔侄相称,这就是更加红果果占便宜了。
老方气得脸都青了,立刻拒绝,还痛斥不能家国不分。
最后双方总算商定,不用称呼了,直接写议和内容。总算没事了吧?
不!
在落款上,朱允炆坚持用建文年号,柳淳认为要用洪武……朱元璋虽然死了,可新君并没有得到靖难军承认,不能用建文,应该延续洪武。否则岂不是让朱允炆占了便宜。
一篇合约,光是开头结尾,就闹得不可开交,也是没谁了。
徐增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这么点事情,也值得吹胡子瞪眼,浪费这么大的功夫,简直是闲的!
他总算说对了,这两边的人的确太闲了,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年号不写了,只写月日,然后用印……
一份议和文书,没有抬头称呼,没有落款时间。
怎么看起来都有点荒唐,甚至像赝品,可双方为了追求对等,也只能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从一开始,这张议和公文就是用来撕碎的。不管是柳淳,还是朱允炆,都没打算遵守。
柳淳是希望缓口气,整合各方人马,现在朱棣手下的藩王快十位了,兵马分成了许多山头,从南到北,彼此之间,差别巨大,有辽东的蒙古士兵,有云南的土司好汉……不加以整合,如何能发挥出战斗力?
而且再这么下去,整个靖难军都有被见缝插针的危险,搞不好就会崩解。
至于朱允炆这边,更想用时间来恢复元气,整军再战。
双方各自有算盘,议和的大方向确定了,但是细节迟迟没法最后敲定,两路大军也难以悉数后撤。
就拿最简单的称呼来说,方孝孺希望用朝廷和燕藩,凸显地位的差别。柳淳当然不会答应,他坚持用南北朝廷,这样一来,就把朱棣抬到了和朱允炆同样的高度,老方自然不肯答应,柳淳又提议,是不是可以用叔侄相称,这就是更加红果果占便宜了。
老方气得脸都青了,立刻拒绝,还痛斥不能家国不分。
最后双方总算商定,不用称呼了,直接写议和内容。总算没事了吧?
不!
在落款上,朱允炆坚持用建文年号,柳淳认为要用洪武……朱元璋虽然死了,可新君并没有得到靖难军承认,不能用建文,应该延续洪武。否则岂不是让朱允炆占了便宜。
一篇合约,光是开头结尾,就闹得不可开交,也是没谁了。
徐增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这么点事情,也值得吹胡子瞪眼,浪费这么大的功夫,简直是闲的!
他总算说对了,这两边的人的确太闲了,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年号不写了,只写月日,然后用印……
一份议和文书,没有抬头称呼,没有落款时间。
怎么看起来都有点荒唐,甚至像赝品,可双方为了追求对等,也只能如此。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从一开始,这张议和公文就是用来撕碎的。不管是柳淳,还是朱允炆,都没打算遵守。
柳淳是希望缓口气,整合各方人马,现在朱棣手下的藩王快十位了,兵马分成了许多山头,从南到北,彼此之间,差别巨大,有辽东的蒙古士兵,有云南的土司好汉……不加以整合,如何能发挥出战斗力?
而且再这么下去,整个靖难军都有被见缝插针的危险,搞不好就会崩解。
至于朱允炆这边,更想用时间来恢复元气,整军再战。
双方各自有算盘,议和的大方向确定了,但是细节迟迟没法最后敲定,两路大军也难以悉数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