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柳淳先收取各家参与外贸的会员费。

    拿到了这些钱之后,柳淳就约请在京的文人,组成品鉴委员会……这其中有儒生,官吏,才子,大家,美其名曰,是鉴赏珍品。

    实则就是吹牛,擦胭脂抹粉。原本值一钱银子的东西,他们能忽悠到一两之多!

    这就完了吗?

    才哪到哪啊!

    下一步,柳淳就不惜工本,请能工巧匠,对商品进行包装。

    经过一番折腾,至少增值两倍。

    然后呢,他租用了好几处园林,把这些商品放到园林里面,又按照各种各样的题材,陈列在不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都安排歌舞杂技,用着精致的瓷器,喝着大师炒制的茶水,欣赏身着轻纱女子的歌舞,听着美妙的琴声……就这个感觉,别说蛮夷了,就算朱樉都有点骨头发酥的感觉。

    经过这么一番包装,原本的大路货色,迅速身价十倍百倍!

    而且柳淳还准备了专门的拍卖大厅,留着给各个藩国竞争叫价。

    他还安排银行的人,成立专门的服务小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多花钱,不够不要紧,可以贷款!

    至于贷款的安全与否,就是朱樉要负责的,哪个藩国敢欠大明的钱,那就等着正义的铁拳吧!

    “你这哪是做买卖,简直就是抢劫!”朱樉毫不客气吐槽。

    柳淳满不在乎,“我这都够文明的了,还没直接去扣关,逼着他们打开国门呢!要说起来,还是我心肠太软了。”

    朱樉一口水差点喷出来,你不是心肠太软,是脸皮太厚。

    人家远路而来,给父皇祝寿,你给人家摆个鸿门宴,有这样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