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政府原先对东三省有一种很美妙的设想,这种设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东方式的,或者是大清帝国式的政治艺术,即通过任命宋彪为东三省总督的方式招安宋彪和他的部队,巧妙的从俄国手中夺回对东三省的控制,再利用权力上的分化和钳制,用三省的驻防将军、奉天府尹的牵制宋彪和东北新军。..

    他们将此理解为一石二鸟之策。

    可惜,“大不大,小不小”的奉天新军示威事件很响亮的给了满清政府的那些王爷们一记耳光,打碎了他们的所有幻想。

    即便没有这一次的奉天新军示威事件,宋彪和满清政府之间为了权力而爆发各种冲突,以及那些不给脸的耳光都会一次次的打响,事态继续扩大下去,只会让自以为是的满清政府更丢脸面。

    事实已经证明,在宋彪看来,手里有兵权的他根本不用将朝廷放在眼里。

    在这种奇妙的心理斗争和抗衡中,满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他们的所谓妙计是多么愚蠢,一切又回到了日俄战争时期的原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控制着东三省的人是宋彪和他的军队,而不是清政府。经过这一系列的斗争,清政府也总算是很清醒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即便为自己、皇室和清政府找了各种台阶,慈禧心里实际上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在无力清剿,也不能清剿东北新军的前提下,继续和宋彪在权力上恶斗、纠葛下去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清政府将彻底丢失对东三省的控制权。甚至是领土权。

    她已经很老了,很累了,不能在临死之前办出这么愚蠢和丢脸的事情。

    总之,不管清政府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事实也是再清楚不过,此时的宋彪就是各国各方公认的东三省暨主。这种几乎等同分地自治割据的架势,让宋彪实际控制着东三省的一切权力。他已经是清灭之前的东北王。

    经过这一系列的小斗争,宋彪也同样清楚这一点,他是当仁不让的东北王。东北发展的好,他才有机会继续向前迈出一大步。

    ……

    在正式启程大连洽谈东三省金融问题之前,宋彪在总督衙门内部超出带去清帝国常规官律的设置了几个常设机构。除了秘书局之外,他还设置了新政局、调研局、外管局、防务局。

    在他的政治规划中,这五个常设机构中都拥有非常重要的权利,秘书局维持日常的总督府运转,处理文书和机要,以及特殊工作;新政局负责制定新政政策,推出新法,下设各科,监察三省各地各项新政推行情况;调研局相当于一个智库机构,统计数据。研究对策,考察国内外工业和经济发展政策;外管局的俄文和英文正式翻译则是“东三省外籍公民管理局”,负责给在东三省的外国公民、移民颁发入籍证、居留证,以及其他特许暂留证等等,包括统计在东三省的外国公民总数。执行合适的外国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的吸收政策,甚至包括针对性的邀请外国专家来东三省工作。

    防务局在五个机构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它拥有三个作用,一是情报机构作用,在各地收集军事情报;二是管辖各地警务和民兵组织,属于一个软性的军事统管机构;三是在名义上负责新军建设。即在表面上是东三省总督通过防务局管辖东北新军,而非东北新军的司令官监管整个东三省的一切军政要务。

    防务局其实就是新设立的东北新军参谋三处,只不过是换一个牌子挂在外面。

    为自己的权力机构设计了整个机构体系后,宋彪肯定要逐步将这些机构建立起来,维持着良好的运转,可在此之前,他必须优先将金融权的问题解决好,而在去大连之前,他又必须处理好东北新军的稳步建设问题。